“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貢獻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色面積……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這段話是習近平總書記4月23日在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視頻峰會發表致辭的內容,讀來讓我激情澎湃,甚為激動。
這段話有大國自信,更有大國的擔當,這份自信和擔當,自因底氣所在——在全球氣候危機加劇與能源結構轉型的背景下,中國以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國際合作的多維突破,展現出大國擔當,成為推動全球綠色能源革命的核心力量。
最近,我的工作日程中,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督建我們湘能楚天電力集團的展廳,我幾乎參與了所有的工作,從設計到內容。我認為,這是展現湘能楚天企業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入口的重要位置,我專門提出要安排展區陳述湘能楚天的時代使命。
我深知,把湘能楚天做大做強,是使命所在,而這也是最基礎的,躬逢盛世,做企業的人,還應該有躬身入局的擔當和自覺,何謂躬身入局?就是把自己以及企業的發展融入到社會發展大勢中,以強有力的社會責任擔當,去做產品、做企業,我始終認為,這應該是我們創業者的共識,因為,只有內心有大格局,才能創偉業。這一點,我認為,國家也給我們打了一個很好的樣。最近,中美貿易戰鬧得沸沸揚揚,對于美國的霸權,我們始終堅持“打,奉陪到底,談,敞開大門”的立場,不屈服、不霸蠻,與此同時,我昨天還看到一則新聞,在此大背景下,我們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公開宣布,中國給予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我們堅持始終向世界開放,歡迎搭乘中國發展快車,我想,這就是大國格局!
熟悉我的朋友,或者來過湘能楚天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我從來不掩飾湘能楚天在發展定位和使命上的“高調”,在集團文化墻的顯眼位置,我們直陳自己的定位——成為全球變電站系統服務專家,并把“將變電站生意升華為人類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事業”明確為我們的使命,這并非我在高蹈抒情,而是源于我對這個偉大時代的感念。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會穿行沙漠走上高原,也會登臨海濱,吸引我的,不僅僅是大漠落日、高原雪韻、海際壯闊,更是那一排排光伏板,一座座永不停歇的風車,以及鐫刻著湘能楚天標志的變電站。那一排排光伏板如同一片片深藍色的“科技之花”,在陽光下絢爛綻放。它們猶如忠誠的衛士,默默無言卻無比堅定地吸收著每一縷珍貴的陽光,將其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為大地帶來生機與希望;那一座座高聳林立的風電風機,宛如優雅的舞者,在勁風的吹拂下輕盈舞動,將風能巧妙轉化為電能,為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澎湃的綠色動力。我常常沉迷于那樣的壯觀,當看到我們的產品,成為打造這種壯闊的利器,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所以,當看到總書記這番大氣磅礴的致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新能源人的價值顯現,這將激發我們湘能楚天以更大的動力投身新能源事業中。
得能源者得天下,從刀耕火種的原始文明到科技發達的現代文明,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闊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正以大國的擔當不斷提升能源“含綠量”,在傳統能源高效利用與綠色轉型方面建立了完備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并在風電、太陽能等新興能源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推動清潔能源產業成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支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更是就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做出部署,明確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為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湘能楚天電力集團起步于電力能源,躍遷于新能源領域,我們將依托強大的科創實力和生產能力,深入踐行時代使命——錨定行業發展痛點,以科技創新和工匠精神,持續打造精品工程,助力新型能源體系的建設。
陳偉其
2025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