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傳來消息: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就在同一天,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開工儀式,并宣布工程正式開工。
根據新聞報道,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如此大手筆的大工程,引發國內外媒體的競相報道。
這一舉措無疑是國家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正如一些媒體所報道的,這不是一次普通的企業組建,而是黨中央把能源安全、雙碳目標與新時代治藏方略一起“打包”落子的世紀工程;1.2萬億元投資、6000萬千瓦裝機,意味著國家把“西電東送”棋局中最重量級的一枚棋子放在了雅魯藏布江下游。而作為在電力行業摸爬滾打二十年的老兵,我看到的不僅是裝機數字,而是國家用央企“國家隊”形態,一次性打通資金、技術、生態、消納、民生五大堵點。一句話:這是把國家戰略直接“工程化”。
毫不夸張地說,雅江集團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能源產業正加速向綠色化、智能化、集約化方向邁進,更具體來說,至少會對新能源行業產生三重“蝴蝶效應”:其一,其上萬億級投資規模將拉動儲能、智能運維、柔性輸電等配套產業鏈升級;其二,央地合作模式或成為其他資源富集區的參考模板;其三,規模化開發對設備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這將促使類似湘能楚天這樣的專業廠商加速技術迭代。
從縱深層面看,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整合資源、優化產業鏈、提升能源效率已成為行業共識。雅江集團依托其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政策支持,將在清潔能源開發、電網優化、儲能技術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這種集約化的發展模式,不僅能夠降低能源行業的整體成本,還能加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外,還值得關注的,是雅江集團的成立對中國制造業出海,尤其是標準化進程,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不得不承認,由于技術壁壘、文化差異以及刻板印象,國際市場其實是存在對中國標準的偏見,這種長期存在的偏見對中國制造業的出海肯定是不友好的。那么,此次雅江集團所主導的超級工程,不僅在技術設備上推動中國標準向國際市場滲透,也會因為電力外送,比如出口到電力資源相對貧瘠、開發不夠的南亞國家,這將推進中國電力標準與當地標準的對接,根據我的了解,此次雅江集團正在與國際機構的合作,意在推動中國水電開發的 ESG標準(ESG即英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納入國際可持續發展框架,這種 “標準輸出 + 本地化適配” 模式,將助力中國制造業在海外市場突破技術壁壘。
作為一家在智造業深耕多年的企業,湘能楚天也一直有著出海的夢想,隨著條件的成熟,我們正在加快這方面的步伐。當前,我們已經確定將生產第二基地部署在新疆,未來,我們將從新疆出發,把我們的產品推向中亞、中東、非洲、甚至拉美,也期待通過 “標準輸出 + 本地化適配” 模式,把湘能楚天的好產品、好技術推動當地新能源發展,造福當地的老百姓。
總而言之,能源行業的變革需要全產業鏈的協同努力。雅江集團的成立,為行業樹立了標桿,也為我們湘能楚天未來的發展堅定了方向。我們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與優秀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動中國能源行業向更高效、更清潔、更智能的方向發展。
陳偉其
2025年7月27日